博业体育官方APP体育强省大家谈∣积极探索公共体育馆运营管理体制改革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布局之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南体育强省建设规划(2020—2030年)》,明确了湖南未来十年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
接下来,撸起袖子具体怎么干?怎么样开启湖南体育强省建设新征程?即日起,由湖南省体育局指导,红网体育特开辟《体育强省大家谈》栏目,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建言献策。
《湖南体育强省建设规划(2020—2030年)》中,明确提出了“探索体育场馆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提高体育场馆社会效益和运营效益,扩大体育消费”的要求,为我省公共体育馆运营管理“号脉问诊”“对症施药”。
作为我省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全省公共体育馆曾经为全省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是全省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享受体育行政部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第一选择、第一阵地。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体育馆的运营管理也暴露出一些具体问题:如市县公共体育馆使用率较低,闲置多,运营比较困难;大部分体育场馆为事业单位管理模式,体制机制滞后,缺乏激励考核制度,限制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体育市场不够成熟,职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场馆缺少优质的体育与文化资源,使用率降低,品牌与人气难以提升等。
湖南省体育场全民健身示范中心于2018年7月15日正式启用,这是空中鸟瞰图。本文供图/湖南省体育场
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公共体育馆的经营管理体制还不尽科学。当前,我省公共体育馆经营管理模式主要分成两种模式,一种是承包经营模式,另一种则是事业单位管理模式。
承包经营模式主要分为自然人承包和法人承包两种情况,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体育行政部门投入小,经济压力轻,缺点是这种模式下的公共体育馆经营管理主要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社会性、服务性体育活动数量不多,社会责任履行不够,且存在过度使用现象,承包期满后公共体育馆往往折旧严重。
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则是指由体育行政部门委托下级事业单位进行经营管理,场馆的费用全部由国家拨款支持,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公共体育馆的社会服务职能能够最大程度实现,缺点是管理缺乏动力,经营困难,体育行政部门资金投入压力大。由此可见,以上两种模式都不能在经济利益和社会服务两方面实现平衡发展。
要建设体育强省,公共体育馆这块主阵地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怎样做到既为群众提供一流的硬件设施及最优质的公共体育服务,又实现公共体育馆的收支平衡,保障公共体育馆的健康发展呢?
笔者认为必须深化公共体育馆管理体制的改革,特别是要改进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模式和资源配置,实现体育场馆社会效益和运营效益的“双赢”。
湖南省公共体育场馆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博业体育官方APP,其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在这里,笔者就积极探索公共体育馆运营管理体制改革,谈几点意见:
一是可考虑在全省公共体育馆中试点实行事业单位“差额拨款”运营管理模式。基于对承包经营模式和事业单位管理模式以上两种运营管理模式优、缺点的分析,笔者认为:仍由体育行政部门委托下级事业单位对公共体育馆进行运作管理,但资金实行差额拨付,同时放开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权限,以运营收入弥补体育馆支出。这样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公共体育馆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老百姓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共体育馆的资产价值及运营效益,精简事业编制人员,实现公共体育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减轻体育行政部门的财政负担。
二是可采用“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公共体育馆可以通过开展以下项目和服务来获取收入。第一是收费项目。笔者建议公共体育馆可以结合当地实际,选择设置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壁球、桌球、保龄球、器械健身、有氧健身、贻拳道、空手道、模拟高尔夫球等健身项目,通过提供设施设备、场地、专业技术指导等服务收取相应费用。二是配套商业服务。公共体育场馆可学习国外先进做法,围绕主营业务提供相关的配套服务,如小卖部、商场(运动产品、球迷用品)、快餐、沐浴等。这些配套服务一方面可以为体育消费者提供方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体育馆的运营收入。
三是如果实行“差额拨款”,公共体育馆还可以开拓以下收入渠道:第一是体育行政部门购买服务的投入。即体育行政部门对公共体育馆因以低于成本价或免费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产品而流失的价值的补偿费用。第二是各种健身场地的租金收入。即引进专业公司开发健身服务项目的场地租金收入等。第三是各种体育赛事或活动的场地租借收入。即社会上各类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社会团体等借用公共体育馆的场馆或设施,举办各种类型的体育比赛或活动的租借费收入。第四是其他合理合法的收入。如社会捐赠、提供有偿培训、承办各种比赛的报名费、广告、赞助等收入。通过开辟新的收入渠道,增加公共体育馆的收入,适当减轻体育行政部门投资压力。
在保障公共体育馆运营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如何保障公共体育馆更好地开展社会服务,实现社会效益。体育行政部门可以参照国外体育馆运营管理的先进办法,建立公共体育馆社会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第一是参与体育活动方面,如需服务群众多少人次,需承担多少群众体育活动等;第二是观看体育活动方面,公共体育馆每年需承办多少专业比赛,满足群众观看高质量体育比赛的需要;第三是支持体育活动方面,为民间体育组织提供场所或技术指导,开设相关体育活动培训课程,为民间体育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提供服务。通过建立考核指标,促使公共体育馆更好地服务群众,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公共体育馆运营管理所面临的困难很多,推动公共体育馆运营管理改革,促进公共体育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也不仅仅依靠笔者这些建议就能实现。但笔者相信,只要坚决贯彻落实《湖南体育强省建设规划(2020—2030年)》,以抓铁有痕的韧劲、踏石留印的干劲、大胆探索,科学推进,总有“拨开云雾见青天”“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